深化科校合作 共谋热带农业发展新篇章——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与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开展科研交流座谈
作者:张妙宜 来源:科技处日期: 2025-04-29 点击:

2025年4月28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林金科、副院长曾黎辉,果树所所长林玉玲,园艺系系主任李永裕,园艺遗传育种教研部主任方庭一行5人莅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生物所”)进行科研合作交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首席科学家谢江辉研究员,热科院生物所所长郝朝运研究员,以及体系岗站专家、首席办成员和热科院生物所科技处负责人等20余人出席座谈。双方围绕热带作物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科校深度融合,服务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1.会议现场

座谈会上,谢江辉副院长首先代表热科院致欢迎辞,并对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长期支持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福建农林大学在园艺作物基础研究领域特色鲜明,热科院则在热带作物应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双方应立足产业需求,在资源挖掘、品种选育、技术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破解热带农业“卡脖子”问题。

 

图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谢江辉在会上致辞

林金科院长回顾了双方在厦门综合试验站建设中的合作成果,强调福建农林大学作为试验站依托单位,将持续为体系工作提供平台与人才支撑。他提出,未来可通过“框架协议+专项合作”模式,在香蕉等特色作物研究中形成长效联动机制。

 

图3.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林金科在会上发言

会上,参会双方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福建农林大学果树研究所所长、厦门综合试验站核心成员林玉玲教授系统汇报了团队近三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福建特色香蕉资源收集与鉴定、福建特色香蕉基因组及单细胞命运决定的遗传学基础、香蕉果实品质调控、香蕉矮化机制研究、香蕉新品种选育(诱变育种、优良单株选育和生物育种)等方面内容。随后,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各岗位专家刘菊华研究员、李敬阳研究员、王明月研究员、彭军研究员分别围绕品种改良、育种技术、品质评价、病害防控等方向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福建产区面临的品种适应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难题提出技术建议。儋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魏守兴还分享了海南香蕉集约化栽培经验,为福建产区提供技术参考。王尉研究员则就栽培生理岗站与厦门综合试验站的高度协同性,提出联合研发矮化品种配套栽培技术。

 

图4.参会双方进行学术交流讨论

热科院生物所所长郝朝运详细介绍了生物所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方向,强调生物所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展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应用基础研究,并强调双方在“十五五”期间,可通过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联合培养热带农业高层次人才等方式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落地。

本次交流通过“精准对接需求、深度碰撞思路”,为科校合作开辟了新路径。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聚焦产业关键问题,深化“抗逆品种选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技术集成示范”等方面合作,共同打造“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模式,为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