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生物所筹建的国内首家“海南黎(南)药分析测试中心”,通过了CMA资质认定。该中心具有沉香、降香、降真香、灵芝、血竭、巴戟天、砂仁等黎(南)药检验检测能力,将正式作为我国黎(南)药及其产品的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为我国黎(南)药及其产品的检验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由于海南黄花梨、沉香质量好、价格高,其他国家或地区有些不法商贩会把本地的产品冒充海南的进行销售。” 海南黎(南)药分析测试中心中心主任戴好富研究员说,过去鉴别手段主要依靠经验“一摸、二看、三闻、四烧”,这种方法误差较大。该中心采用特征物质测定、浸出物测定、化学多组分相对含量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物理鉴别等多种方法对沉香、海南黄花梨、降真香、砂仁、灵芝等黎(南)药进行真假、质量鉴别,结果更加可靠。目前,中心已收到来自公安局、海关、工商局、中央电视台、企业以及个人的委托检验检测500余次。
海南黎(南)药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接受采访
“比如,我们分析海南黄花梨的化学成分,得到它的化学特征色谱图,这个色谱图就是海南黄花梨的‘指纹’,是与其他地区黄花梨区别的主要特征。沉香质量鉴别也是这个道理,研究发现,高品质沉香(奇楠)的质量与2种色酮成分含量有关,质量好的沉香这2种色酮成分含量高达50%以上。”戴好富研究员认为,海南黎(南)药分析测试中心获批,对海南黄花梨、沉香等黎(南)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人员在检测
据悉,生物所戴好富研究员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海南黎药资源及其天然产物的研究,带领团队针对制约黎药产业发展的“黎药资源家底不清”和“黎药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等科学问题,首次科学规范地整理了632种黎族药,收集民间验方7776个,出版了《黎族药志》(共3卷)和《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构建了海南黎药资源网络数据共享平台;迁地保护了511种黎药,包括12种珍稀濒危黎药,建立了黎药种质资源圃;完成了35种重要黎药的活性天然产物的基础研究,分离鉴定新化合物500余个,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化合物50余个;建立了沉香、降香等多种黎(南)药的质量评价体系,并研发了黎药相关新产品50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