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农残问题的攻坚治理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生物所积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部豇豆农残治理重点工作,创新性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和推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技术规程的制定与推广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生物所自2020年起,连续5年承担省部级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重点使用微生物技术(绿僵菌、白僵菌、木霉菌、芽孢杆菌等)、理化诱控技术(防虫网物理阻隔、黄蓝板+信息素诱杀害虫、蓟马抑制素等)、科学用药等技术开展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试验和示范工作,在海南、广西、山东等省区的12个市县豇豆主产区,联合当地农技和植保部门共建省部示范点15个,开展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800亩以上。示范区露天种植豇豆在产量稳定的基础上,化学农药使用减量30%以上;防虫网棚等保护地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减量50%以上,豇豆延长采收期1-2个月产量增加30%,亩增收18%。示范区豇豆病虫害防治率达85%,检测合格率100%。示范效果显著,得到省部级领导、院所领导、同行专家和广大种植户的充分肯定。
在大量试验和示范的基础上,生物所牵头组织环植所、品质所、分析测试中心等院内外单位,研究制定了2个行业标准(豇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NY/T4023-2021、蔬菜地防虫网应用技术规程NY/T4449-2023)、1个海南省地方标准(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豇豆DB46T596-2023)和1个标准体系(海南省豇豆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获得正式发布,标准制定牵头负责专家为陈燕羽副研究员。上述标准自正式发布以来,得到农业农村部和多个豇豆主产省区的大力推广,经农技推广部门和植保部门统计,标准规程累计在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和山东等豇豆主产省区推广65万亩以上,覆盖全国适宜推广面积的36%以上。截止2024年底,全国豇豆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标准规程的制定与推广,有效促进了全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化实施和豇豆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接下来,生物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通过“标准引领+技术示范+田间课堂+推广应用”的模式,进一步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在豇豆产业上的推广应用,为解决豇豆农药残留问题持续发力,为蔬菜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图1.海南乐东“防虫网+”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区空中俯瞰图
图2.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采摘现场